各国简介(南美篇)——智利



智利全称智利共和国,首都圣地亚哥,政治体制为总统共和制。

安博体育官网入口

智利国旗

地理位置和人口

  1. 地理位置:
  • 智利位于南美洲的西南部,西临太平洋,东靠安第斯山脉,北接秘鲁和玻利维亚,南与阿根廷接壤,直至南极洲。
  • 智利国土面积为75.67万平方公里。
  • 智利的首都是圣地亚哥,它是智利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 智利的地理位置为其带来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多样的气候条件,同时也使其在地质活动和资源开发方面具有特殊性。
  1. 人口数量:
  • 2022年智利人口数1960.4万人。
  • 智利的主要民族构成如下:
  • 智利的白人主要是西班牙殖民者的后裔,他们对智利的文化、政治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印欧混血种人,即梅斯蒂索人,是白人与印第安人的混血后代,构成了智利人口的一个重要部分。
  • 马普切人是智利南部和阿根廷西部的原住民,是智利最大的原住民群体。他们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历史上曾成功抵抗了西班牙征服者的入侵。
  • 智利还居住着其他一些印第安族群,包括但不限于阿拉卡卢夫人、雅甘人、奥纳人等。这些族群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 除了西班牙裔和印第安人之外,智利还吸引了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移民,如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这些移民及其后裔也为智利的民族多样性做出了贡献。
  • 智利有来自亚洲的移民,包括华人和巴勒斯坦人。华人移民大多在19世纪上半叶到达智利,而智利也是中东地区以外最大的巴勒斯坦族裔居住地。
  • 智利的民族构成还包括非洲裔、亚洲裔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他们为智利的文化多样性贡献了自己的特色。

智利行政区划图

宗教信仰和语言

  1. 宗教信仰:
  • 智利的宗教信仰以天主教为主流,但同时也具有宗教多样性。
  • 智利的主要宗教是天主教。全国各地的建筑中都遍布着天主教的踪影,如圣地亚哥大教堂和奇洛埃的木质教堂。
  • 智利是一个信仰和实践并重的社会,宗教自由体现在不同宗教信徒的共存,包括福音派教会的信徒、耶和华见证会的信徒、末世圣徒和犹太教教徒等。
  1. 官方语言:
  • 智利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
  • 智利人民从西班牙征服者那里继承了西班牙语,并在之后的许多年里将本地和外国表达形式融合在一起,发展出自己的语言特色。
  • 在智利的印第安人聚居区,除了西班牙语外,还使用马普切语。
  • 在北部安第斯地区,原住民主要使用艾马拉语和盖丘亚语。
  • 拉帕努伊语或复活节岛 语是复活节岛上的一大特色。
  • 智利的官方语言西班牙语不仅是日常交流的工具,也是教育、政府和商业等正式场合的主要语言。

地形地貌和气候类型

  1. 地形地貌:
  • 智利的地形地貌极为多样,其特点如下:
  • 智利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南北长度约为4352公里,而东西平均宽度仅为180公里。
  • 智利东部为安第斯山脉的西坡,约占全境东西宽度的1/3,其中包括许多高海拔地区。
  • 智利中部是由河流冲积物填充的陷落谷地,海拔大约在1200米左右。
  • 智利西部是海拔300至2000米的海岸山脉,沿海岸伸展,并向南入海形成众多沿海岛屿。
  • 智利境内多火山,地震频繁,这是因为它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 智利与阿根廷边境上的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峰,海拔6885米,是智利的最高点。
  • 智利有30余条河流,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比奥比奥河等。
  • 智利拥有火地岛、奇洛埃岛、惠灵顿岛等主要岛屿。
  • 智利的地形地貌为其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影响了当地的气候类型和经济发展。
  1. 气候类型:
  • 智利的气候类型非常多样,这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变的地形。以下是智利气候类型的详解:
  • 1. 北部地区:智利北部地区主要是沙漠气候,这一地区降水稀少,干燥,其中著名的阿塔卡马沙漠就位于此地。
  • 2. 中部地区:智利中部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冬季多雨而夏季干燥,适宜农业发展,特别是葡萄种植。
  • 3. 南部地区:智利南部地区则呈现为温带阔叶林气候,这一区域降雨量较多,气候温和。
  • 4. 高山气候:智利的东部和东南部地区由于靠近安第斯山脉,呈现出高山苔原和冰川气候特征,气温低,气候条件严酷。
  • 5. 复活节岛:位于智利的复活节岛拥有湿润亚热带性气候,与智利大陆的气候类型有所不同。
  • 6. 海洋性气候:智利南部沿海地区由于受到海洋的影响,表现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气候温和,降水分布均匀。
  • 智利全国大多数地区有四季变化,夏季从12月至2月,秋季从3月至5月,冬季从6月至8月,春季从9月至11月。
  • 智利的气候多样性为该国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

智利地形地貌示意图

历史沿革

智利的历史沿革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时期:

  1. 原住民时期:智利的原居民是印第安人,北部曾由印加帝国统治,而南部则由阿劳坎人控制。
  2. 西班牙殖民时期: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从秘鲁侵入智利北部。1541年,西班牙殖民者建立圣地亚哥城,智利沦为西班牙殖民地。
  3. 独立战争:1810年9月18日,智利独立战争爆发,圣地亚哥的土生白人推翻了殖民政权,成立独立政府。
  4. 独立后的早期:智利独立后,奥希金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民生,但社会矛盾加剧,导致奥希金斯辞职。
  5. 保守党执政:1831年,保守党上台执政,制定宪法赋予总统极大权力,确立天主教为国教,并发展铜矿业。
  6. 南美太平洋战争:1879年,智利在南美太平洋战争中吞并了秘鲁和玻利维亚的部分地区。
  7. 内战与政治变革:1886年,智利发生内战,荷西·巴尔马塞特总统被推翻,随后开始了“国会共和时期”。
  8. 20世纪的政治动荡:20世纪初,智利经历了政治动荡,包括工人运动的发展、共产党的成立以及多次政治变革。
  9. 9. 阿连德政府与军事政变:1970年,社会党人阿连德当选总统,实行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改革。1973年,军事政变推翻了阿连德政府,皮诺切特开始长达16年的军政府统治。
  10. 民主化进程:1989年,智利举行差额选举的总统大选,开始民主化进程。此后,智利的民主政治快速发展并不断深化。
  11. 21世纪的智利:进入21世纪,智利继续推进民主政治和经济发展,成为南美洲最为稳定的地区之一。

智利的历史是一个从原住民社会到殖民地,再到独立国家,经历政治动荡和军事统治,最终走向民主化和现代化的过程。

秘鲁总督区

自然资源

智利是一个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其资源主要包括:

  1. 矿产资源:智利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闻名,特别是铜矿资源,被誉为“铜矿王国”。智利的铜矿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北部地区,形成了一个走向南北、延续2000多公里的矿带。此外,智利还拥有铁、煤、碘、铅、锌、锰、水银和石油等矿藏。
  2. 森林资源:智利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尽管历史上曾因森林砍伐和土壤侵蚀面临环境问题,但智利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辐射松人工林拥有国,同时也拥有一些濒危的原生森林。
  3. 农业资源:智利的农业资源同样丰富,得益于其南北跨纬度大和多样的气候条件,智利能够生产多种水果,是中国第二大水果进口来源国,尤其是蓝莓和樱桃的进口主要来自智利。
  4. 渔业资源:智利拥有长达4352千米的海岸线,渔业资源丰富,是海鲜出口大国。智利的海洋保护区面积甚至超过了其国土面积,显示了智利对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视。
  5. 水资源:智利的水资源相对丰富,尽管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但智利拥有928立方公里的可再生水资源。
  6. 生物多样性:智利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复杂,拥有多样的气候类型和丰富的物种,包括濒危的南安第斯鹿、苔原游隼等。
  7. 能源资源:智利地处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有利于金属矿产资源的形成,但同时也缺乏化石能源形成的地质条件,因此智利的煤和石油等资源较少。

智利的自然资源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尤其是在矿业、农业和渔业等领域。然而,智利也面临着森林砍伐、水资源短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环境挑战。

智利国树:阿劳乌卡利亚松

军事力量

智利的军事力量由陆军、海军和空军组成,是南美洲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以下是智利军事力量的详解:

  1. 陆军:智利陆军是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约有5万人,编为6个师,1个特战旅和1个航空旅。装备包括200辆豹2A4坦克、100辆豹1V坦克、280辆黄鼠狼1A3装甲车、319辆AIFV-B/YPR-765步兵战车、404辆瑞士水虎鱼I轮式装甲车(由智利FAMAE公司许可生产),以及427辆M-113A1/A2装甲运兵车。
  2. 海军:智利海军约有2.5万人,包括5500名陆战队员,拥有71艘舰艇和57架飞机。海军力量包括4艘潜艇、8艘护卫舰、1艘法国闪电级船坞登陆舰,以及其他类型的舰艇。海军航空兵包括33架固定翼飞机和24架直升机。
  3. 空军:智利空军成立于1930年,是智利武装部队中最年轻的军种,约有1.2万人。装备包括46架F-16战斗机、11架F-5E/F战斗机、1架EB-707预警机、8架侦察机、3架加油机、23架运输机、29架直升机、43架教练机以及3架无人机。
  4. 国防预算:智利的国防预算在近年有所增长,2016年的军事支出为54.83亿美元,占GDP的1.99%。
  5. 军事现代化:智利积极响应并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和人道主义救援,需要一支现代化的高效能军队。智利面临内部安全威胁和与邻国的边界问题,也是推动军事现代化的因素之一。
  6. 军事演习和节日:智利定期举行陆军节阅兵式等军事活动,展示其军事力量和提高军队士气。

智利的军事力量在南美洲具有重要地位,其现代化的军事装备和训练有素的军队,为国家的国防安全和地区稳定提供了保障。

之)智利国徽

外交政策

智利的外交政策以务实、平衡和多元化为特点,致力于维护国家利益和促进国际合作。以下是智利外交政策的几个关键点:

  1. 独立自主:智利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
  2. 多边主义:智利积极参与多边组织和国际事务,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3. 自由贸易:智利倡导自由贸易和开放市场,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包括与中国的自贸协定。
  4. 区域合作:智利致力于加强拉美地区的团结与合作,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如参与南美洲国家联盟和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等。
  5. 战略伙伴关系:智利与多个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如与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强调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6. 发展合作:智利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支持南南合作,参与国际发展援助,致力于减少贫困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7. 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智利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议题,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8. 科技创新:智利鼓励科技创新领域的国际合作,寻求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合作机会。
  9. 文化交流:智利重视文化多样性和文明互鉴,通过文化交流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10. 维护国际秩序:智利支持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智利的外交政策体现了其作为南美洲重要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积极参与和对和平、发展、合作的承诺。

智利总统:加夫列尔·博里奇

各国简介(南美篇)——智利

经济发展

智利比索(CLP)为智利流通货币。

智利2022年的GDP为3010.25亿美元,人均GDP 1.54万美元。

智利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支柱可以概括如下:

  1. 经济概况:智利是拉美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经济多年保持较快增长,综合竞争力、经济自由化程度、市场开放度、国际信用等级均为拉美之首,被视为拉美经济发展的样板。
  2. 经济支柱:矿业、林业、渔业和农业是智利国民经济的四大支柱。特别是矿业,智利铜矿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为世界第一,已探明的铜储量达2亿吨以上,约占世界的1/3。
  3. 服务业:服务业在智利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贸易、餐饮和酒店、交通、通信、金融和商业服务、房地产以及个人服务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据了超过56%的份额。
  4. 对外贸易:智利经济高度依赖对外贸易,其出口产品以原材料为主,尤其是铜矿。铜产业是智利国民经济的支柱,国际铜价对智利经济有重要影响。
  5. 经济增长:智利经济保持增长势头,2024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2.5%,为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最高增速。
  6. 投资与援助:智利积极吸引外国直接投资,2021年吸引了167.82亿美元。同时,智利也对外提供援助,主要受援对象为拉美和加勒比国家。
  7. 经济模式:智利经济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了质的飞跃,被称为“智利模式”。这一模式包括政策实施的稳健性与可预期性、制度安排的可持续性与逆周期性、对外发展理念的开放性与多元化。
  8. 经济挑战:智利经济结构严重依赖对外出口,特别是铜矿出口,这种结构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近年来,智利经济面临一定的挑战,需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智利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开放的经济政策、稳健的制度建设以及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未来,智利需要进一步推动经济多元化,提高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智利比索

又一次刷新马拉松极限,连时间也打不倒基普乔格
< 上一篇
周迅:离过一次婚,带小13岁男友见父母,如今“丁克”的她幸福吗
下一篇 >

评论